惊喜!“鸟中大熊猫”潜伏在章丘这里
“鸟中大熊猫”!
小编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咱一块来看看!
【原文如下】
明水古城边的芦苇荡里,
枯黄的芦苇杆和新生的苇叶溷迹其间,
富有生命力的芦苇新叶初绽,
直指湛蓝色的天空。
走近茂密芦苇荡边,
一只漂亮的震旦鸦雀鸣叫着从芦苇荡飞来,
落进不远处的芦苇丛中,
就再也不见了踪影。
让人惊喜万分,
一年不见的震旦鸦雀依然在这里生活嬉戏。
震旦鸦雀有着鸟中大熊猫的美誉,
在偏远的郊区也难得一见,
但是在古城的附近,
却生活着这么一群神奇的精灵。
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美景,
更是一种惊喜,
无不让人感觉到家乡环境的改善带来的巨变。
震旦鸦雀
是一种珍稀的中国特有鸟类,
也被称为“鸟中熊猫”。
基本信息:
震旦鸦雀属于雀形目鸦雀科鸦雀属鸟类,又名苇雀。它的体型娇小,全长大约在15到18厘米之间。羽毛颜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颜、喉及腹中心近白,两胁黄褐。雌雄羽色相同,但雌鸟较淡。
习性:
震旦鸦雀活泼好动,嘴里会不断发出短促的“唧唧”声。它们在树枝上稍作停留后,又会迅速飞去,极少下到地面活动。叫声急促而连贯,悦耳动听。
分布区域:
震旦鸦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扎龙以至兴凯湖,包括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它们通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岸边的沼泽苇丛中,以及河口沙洲或沿海滩涂的芦苇丛、莎草丛、香蒲丛等环境中。
食物:
震旦鸦雀的主要食物是芦苇茎内、茎表、叶表上面移动能力较差的小虫以及介壳虫等昆虫及幼虫。它们也会吃蜘蛛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夏季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浆果及芦苇虫卵。
繁殖:
震旦鸦雀的繁殖期在5到8月之间。窝卵数通常5枚,雌雄亲鸟会共同孵卵育雏,孵化期约16天。雏鸟晚成,经16到17天可离巢。
【小编有话说】
咱章丘还有这样的“稀罕物”呢!
可得好好保护!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美篇”。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