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也能种甘蔗?看普集东埠村如何把“甜生意”做火!
北方地儿种出南方糖!
普集东埠村的甘蔗甜到心坎里
【原文如下】
走进普集街道东埠村的田垄间,一阵清新的甜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挺拔葱郁的“南国森林”——近3亩的甘蔗林正迎风而立。这片蓬勃生长的绿意,不仅是街道成功破题“南蔗北种”的鲜活样板,更象征着一条“甜蜜”的富民新产业,正在这里扎下深根、节节拔高。
“南蔗北种”不仅是地理界限的突破,更是街道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的生动实践。村民们纷纷感叹,“咱们北方也能种出这么甜的甘蔗”。由于北方昼夜温差大,甘蔗生长周期长,形成了 “口感脆甜、汁水充盈”的独特风味。首年试种,紫皮与黄皮两个品种交错生长,亩产均达到一万斤,预计每亩净收入一万多元,为村民们算出了一笔实实在在的“甜蜜经济账”。
这片甜蜜事业的守护者,是东埠村的前任老书记于承木,一位曾在南方当兵,对那片土地上的甘蔗林怀有特殊感情的“行家里手”。他凭着这份情怀与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挑起了试验田管理的重担,在他的精心照看下,南国佳果在北方扎下了根。试种成功后,计划中期将种植规模扩大至10亩,后期稳步增加到40亩,推动甘蔗种植从小型试验向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这个“甜蜜”项目在试种期间,就已带动本村20多名劳动力实现增收。如今,看到沉甸甸的甜蜜成果,周边村民也跃跃欲试,这项“甜蜜事业”展现出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
为了让这份“甜蜜”行稳致远,街道不仅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提供“从种到收”的全周期技术指导,用科技为产业赋能;同时,将其纳入 “乡逢普集”农业品牌,深化品牌赋能,将“南蔗北种”打造成街道特色农业的一张新名片,让其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
【小编有话说】
普集东埠有妙招!
把甘蔗从南方 “搬” 回家
种出好日子甜万家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普集街道”。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