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坚守!枣园街道出了位好媳妇~
枣园街道出了位好媳妇
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如下】
柔弱双肩扛起孝善天地
在枣园街道辛旺村,
刘庆菊的名字家喻户晓。
她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佳话,
成为村里有口皆碑的“好媳妇”。
勇挑重担
柔弱双肩撑起苦难之家
刘庆菊的家庭,是一个充满艰辛却又无比温暖的港湾。婆婆早年离世,家中尚有百岁高龄的奶奶需要照料,更有行动不便、无法自理的公公需要精心看护。丈夫为贴补家用,常年在村里打零工,孩子还在上学,照顾老人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刘庆菊一个人的肩上。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满村庄,刘庆菊就已悄然起身。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为公公准备早餐。熬煮小米粥、蒸好松软的馒头,再搭配上营养丰富的青菜鸡蛋,这看似简单的早餐,却凝聚着她对公公无微不至的关怀。待公公吃完早餐,刘庆菊又会细心地帮他洗漱、按摩,为他翻身、擦拭身体,确保公公时刻保持干净清爽。这些琐碎而繁重的工作,她从不抱怨,始终以耐心和细心对待。她常说:“老人养我们小,现在该我们养他们老了。”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她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十年如一日
用行动诠释“孝老爱亲”
刘庆菊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坚守中彰显了新时代农村妇女的质朴与担当。她每天为公公端屎倒尿,从不嫌脏嫌累。为了让公公能够舒适地度过每一天,她学会了理发、洗澡,定期为公公打理个人卫生。天气晴朗时,她会推着公公到村口晒太阳、拉家常,让公公感受阳光的温暖和邻里的关怀。在饮食上,刘庆菊更是费尽心思。她每天变换着花样为公公做家常菜,确保公公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她还会定期为公公购买营养品,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她总是笑着说:“只要公公吃得开心,我就放心了。”她的付出,不仅让公公的生活充满了温暖,也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爱。
刘庆菊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从小就懂得孝顺长辈。放学后,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爷爷,看看爷爷有什么需要。孩子还会帮妈妈一起给爷爷洗澡,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刘庆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和责任的含义。她的事迹不仅让人感动,也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她的家庭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在她的努力下,整个家庭充满了温暖和爱。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家庭美德的传承和延续。
刘庆菊的善良、坚韧和责任感,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大家纷纷表示,刘庆菊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她的事迹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为了表彰刘庆菊的先进事迹,村里多次授予她“好媳妇”“孝老爱亲模范”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她十几年如一日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她高尚品德的褒奖。
刘庆菊,
用她的善良、坚韧和责任感,
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
“孝老爱亲”佳话。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
真正的伟大,
往往蕴藏在平凡的坚守之中。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小编有话说】
你身边有这样的榜样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文明实践在章丘”。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