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聚焦地铁8号线车站,背后的这些科技力量你都知道吗?


备受大家关注的地铁8号线

还有许多大家不知道的“科技力量”

今天就来跟章友们聊聊
【原文如下】

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不仅是一条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交通线,更是一条绿色建造的示范线。它用科技突破传统,以智慧赋能低碳,将创新基因深植建设的每个环节。今天,让我们聚焦8号线车站,看预制构件如何“拼装未来”,光伏技术如何 “点亮绿色”,共同见证这条地铁线背后的科创力量。




智慧建造

光伏一体化设计打造绿色科技标杆


8号线山东大学站(工程名)采用“站城一体”设计理念,与未来商业开发相结合,车站按照最高等级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车站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光伏玻璃兼做车站雨棚,预计年发电量约18万千瓦时,此外还配备雨水回收系统,采用绿色建材,搭配智慧运维系统,具有节能、节水、节材、安全舒适、智慧运行的特点。




技术创新

工地变身“智慧工厂”,破解传统难题


传统地铁施工常被深基坑临时支护废弃、桩基质量难控、高支模风险大等问题困扰。8号线在地下车站采用“永临一体”和“预制叠合”技术,将车站永久结构与临时支护结构合二为一,使用在工厂预制好的构件,像“拼积木”般组装起一个车站,避免了大量临时结构的废弃。

目前,该技术已形成成套设计标准、计算方法、施工技术及配套装备,一个标准地下车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吨,节约造价约1500万元,缩短工期约2个月,为地铁建设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巧妙融合

创新也有“文化范儿”



8号线沿线科研院校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设者将文化元素融入工程施工。全线11座高架车站,其中有8座车站幕墙采用GRC构件,构件在设计时,将龙山文物肌理融入深窗套造型中,既体现了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赋予冰冷的交通建筑以艺术人文温度,又通过构件凹进面的大小变化,营造出富有韵律感和未来科技感的视觉效果,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8号线的建设历程,远不止于一条地铁线的诞生,更是一套可复制的“绿色建造方案”,每一项创新都在为行业积累宝贵经验。


【小编有话说】

你还期待地铁建设解锁哪些新科技?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此内容整理自“济南轨道交通”。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热门评论
  • 城市大人物 LV16 王爷
    2楼
    厉害了。
    8-25 11:23 · 山东
    回复
  • 唐人诗意 LV14 大学士
    3楼
    挺好
    8-25 11:43 · 山东
    回复
  • 向明 LV15 宰相
    4楼
    这个可以有
    8-25 11:50 · 山东
    回复
打开大章丘 APP,查看全部42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章友圈
  • 分享了图片

    章小花

    41
  • #全民云健身#

    鱼鱼。

    33
  • 分享了图片

    小呢妮

    31
  • 分享了图片

    悦悦。

    30
  • #全民云健身#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

    章丘彭于晏

    30
  • 分享了图片

    旖旎.

    27
  • 分享了图片

    ccbq

    27
  • #记录美好瞬间##闲暇游章丘#

    垛庄镇小伙子

    24
  • 分享了图片

    小呢妮

    25
  • 天天签到,领取专属福利

    ccbq

    25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大章丘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